终身学习更多的知识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教育文化互联网娱乐休闲生活百科日常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百科

周小弟(周小弟中医)

发表时间:2023-09-21 04:38责任编辑:陆先生关键词:中医

搞笑一下午 作文

10月12日这天,汪老师给我们写作文不错的人弄了个“特制作文班”。不是兴趣班,是自己弄的。

“好,安静!”随着老师一声令下,教师顿时安静起来。 

“每个人的作文都是按自己的性格写的。你严肃的话,写的作文就严肃;你活泼,写的作文就活泼。”老师停了停。“但每个人的性格可以交换。就像郭星雨严肃,潘儒的作文活泼。她们就可以换过来。” 

“咚咚咚……”有人敲门,“老师报告!”原来是叶方旗。 

“哈哈!”哎呀,他怎么说错了。大家都笑了。 

“好,我们……”哎呀,老师怎么说话都笑了?! 

“哈!哈!哈!”大家又笑了起来。 

“好,呵呵!我们教室的空气又‘笑毒’了!” 

说着,大家又笑了。过了一会,大家镇定了许多。 

“好,我们来造句。”说完老是就在黑板上写:周小弟…… 

“哈哈哈!”大家又莫名其妙的笑了。“耶?我怎么变成‘周小弟’了?!”周启超又惊奇又好笑。 

“呵呵!好,我继续写啊。别笑了。”老师继续写:周小弟冲进教室……“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大家想一下。 

“林祥庆。” 

“朱小弟冲进教室……” 

“啊?‘朱小弟’啊?” 

“哈哈!”大家笑得很激烈,好久才停。 

“好了,叶方旗。” 

“前面可以加点东西吗?老师。” 

“可以,说吧。” 

“今天,老师在开家长会,老师的儿子耶来了,叫XX哥哥。XX哥哥和周小弟到外面玩。突然,周小弟冲进教室,大声跟老师说:‘老师,不好了!XX哥哥进女厕所了!” 

“呵呵~~!”这次太好笑了,大家好久才停。 

……

后来,老师说了好久。我们也回家了。嘴巴也和不上了。今天下午真好。希望以后总是这样。希望“笑毒”永远在大家身边!哈哈! PS:我不知道写什么了,过了好些天的。大家来看看吧

谁来继承濒临失传的传统手艺

原文在这里

木匠、铁匠、篾匠、花(雕刻)匠、陶工、厨子……

曾几何时,我们生活的周围,生活着许多手艺人,他们与我们几乎密不可分,因为我们每日触碰到的东西,不管是手中的碗筷,还是身下的床椅,大多出自他们之手。

只是在科技与机械替代了大部分传统手艺的今日,一方面有些传统手艺人渐行渐远,差不多快埋进了我们的记忆里;另一方面,政府将一些传统技艺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正对如东阳木雕、金华酥饼制作等一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保护,并欲列为产业发展。

现状:单打独斗的坚守者

弹了30多年棉花的弹棉花匠、做了40多年木桶的箍桶匠、编了近50年竹编的篾匠……在婺城区罗埠镇静谧的老街上,传奇般地存在着一批在城里早已难觅踪影的手艺人。

然而,这些手艺人像老评书故事里那种师徒成群的场景已不再了。

俞根荣的长寿面店,在罗埠颇为有名,但也是仅有的一家。他做长寿面已经30多年,这些年里,他先后收过几名徒弟,也尝试着用心去带徒弟,但这些徒弟或因太难学或因太辛苦,纷纷离他而去。

篾匠陈土泉12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做竹编,一晃47年过去了。他带过的徒弟有六七个。他说,这些徒弟如今没有一个在做篾匠,做生意的做生意、打工的打工,早都改行了。

除长寿面、竹编手艺人外,罗埠老街上其他传统手艺人也都面临着技艺传承的困境。做了40多年木桶的箍桶匠何益松,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加上生意清淡,已经很少拿起斧头。记者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茶馆看人家打牌,默而不语。

由于缺少继承人,罗埠镇上的手艺人群体正越来越小,市场也逐渐萎缩。从前一些有名的手工制品店甚至已经消失。据老人说,罗埠老街上曾有一个做麦芽糖的中年人,现在已难觅他的踪迹。

探因:市场萎缩后继乏人

俗话说,家有良田千顷,不如手艺在身。曾经吃香的手艺,如今为何没人搭理?

其实正如俞根荣和陈土泉说的那样,一些看起来简单的传统手艺,工艺非常复杂,学起来费时费力,3年都未必学得会。追求快速高效的年轻人自然不会喜爱。

家传,曾经也是传统手艺传承的重要形式,但这种方式现在越来越少了。因为地位较低、收入不高,很多手艺人都不愿让子女继承自己的衣钵。

除了后继乏人,市场前景不被看好也是传统手艺陷入传承困境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各种手工制品都被机械产品代替了,因为生意不好,很多手艺人不得不转行。

面对发展与传承的困境,缘何一些传统手艺人还在苦苦坚守?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部分人特别是步入花甲之年的老人,转行已难,迫于生计,不得不继续自己的手艺;还有一部分人,老有所依,因为对自己的手艺充满感情,将它作为一种乐趣延续下去,比如罗埠镇上有个篾匠,从城里退休之后又回到老家重拾手艺。

而更多的手艺人则介于这两种人之间,他们既想保护、传承自己的技艺,又想赚到钱、谋求更大发展。他们面对发展与传承之间的矛盾进退两难。如弹棉花匠董文斌,因为口碑好,近年来生意不错,仅靠夫妻俩已经忙不过来,想扩大规模但又无人可以帮忙。

另外,整个社会对传统手艺人群体缺少关注和缺乏必要的保护手段,也是传统手艺失传困境的一个因素。

出路:作为传统文化来保护

时间推移,社会发展,加上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很多传统手艺的地位也跟着发生变化,特别是一些不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手工艺,将面临着被淘汰的严峻形势。

然而,传统手艺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技艺,蕴涵独特的文化艺术,是民族文明史的一部分,更是先祖们勤劳、智慧的体现,后人有必要做好保护,尽可能不让它们失传。

与机器生产相比,手工制品因其采用人力多、加工时间长而往往造价高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销路。如市场上一张竹席售价只要100多元,而篾匠陈土泉手工编制6天,人工费就达六七百元。

所以,传统手艺的发扬光大,需要“变”,即尽可能利用现代工具,提高效率。比如木匠现在都用电锯电刨,又如弹棉花匠董文斌,以前一天一人只能弹一床棉被,现在使用了电动工具,一天增加到3床。

对一些已经无法迎合市场需求但又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手艺,则应注重“养”。由政府牵头,对一些稀有的、濒临灭绝的传统手艺和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艺人进行保护。如目前金华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的非遗传承教学基地。

当然,发展是最好的传承。一味强调保护,会使传统手艺与社会现实产生距离,更会导致市场的萎缩。所以,有关方面帮助传统手艺人拓宽手工制品的市场销路,或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他们的生存和传承状况。

酒香也怕巷子深。通过宣传推广传统手工制品,让它们广为人知。同时,引导手艺人,让传统手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尽可能发掘其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比如让某些不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手工制品重新适应人们的需要,或者干脆从实用性向观赏性转变,从而打开市场。

做法:传统技艺纳入非遗项目

今年6月,金华命名183人为首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跟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等项目一样,传统技艺也在其中。

像东阳木雕、金华酥饼制作技艺等一批传统手工技艺已经列入非遗保护的范畴,并有了代表性传承人。

一个星期前,63名民间艺人被授予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这是金华继2009年49人入选后,第二次集中向民间大师授予政府层面的荣誉。婺州窑陶瓷、木雕、竹编、家纺设计等传统手工艺项目中的一批高人名列其中。

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搭台扶持下,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技艺东阳木雕、东阳竹编日益发展壮大,成为一个独树一帜的朝阳产业。据最新消息,即将到来的11月8日至12日,第七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将在东阳中国木雕城举行。该博览会创办至今,影响力与日俱增。从第三届开始,展会交易额从2000万元、1.45亿元、3.7亿元一路攀升至5.29亿元。东阳木雕、东阳竹编已经从传统生产工艺成功迈进文化艺术的殿堂,不仅技艺得以传承,还造就了一批工艺大师,这怕是早年许多手工艺人未曾想到的。

人物样本

“1号馒头”甜酒酿做

程跃初 67岁 罗埠镇振中街

找寻程跃初的馒头摊很容易,就在罗埠镇的老街上。他把自己的馒头店取名为“1号馒头”,他说,因为家里以前做馒头的店铺门牌就是1号。

程跃初从1982年开始做馒头,到现在已经30年。他做馒头的手艺是在以前的生产队学的,他说,用甜酒酿做馒头这是老工艺,现在这样做的人很少。

在罗埠镇的老街上,原先有4家馒头店,后来有人转了行,有人去开棋牌室,只有程跃初还在继续做馒头,他的店算是最老的一家。“馒头店的生意季节性很强,快过年的时候,每天要做10担面粉,差不多1200个馒头,这样要白天晚上连着做,需做一个星期。可淡季馒头几乎卖不出去,有一天才卖了6个。”程跃初说,他还有辆小三轮车,负责送馒头上门,最远的送到20多里外的蒋堂。

在程跃初的馒头铺,堆放着上百个蒸笼。程跃初说,现在人买馒头都不愿买多,喜欢吃新鲜,这么多蒸笼只有在接到预订或者节日的时候,才派上用场。那时候,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在外打工的儿子也会回来帮忙,“虽然是门手艺,可干这行他可不乐意,只是忙下忙而已”。

手工棕床仅此一家

周小弟 43岁 金华市区双溪西路

周小弟是金东区傅村人,18岁开始学做棕床,一干就是20多年。他的棕床在市区也是小有名气,“因为在金华已经找不出第二家手工穿棕床的店了”。

也许你想不到,周小弟开棕床店曾经也辉煌过。他回忆说,七年前,他在市区有4家棕床店,雇用了七八个工人,那时候每年穿出棕床2000多张。可如今,他只在市区双溪西路上有一个很小的店面,平时就只有他一个人干,偶尔请个下手,一年差不多就穿100张床。

“现在人都买现成的床垫、床架,很少像以前一样定制了床架,然后再来定棕床。”周小弟说,事实上,棕床比床垫更透气,而且绿色环保。

周小弟说,过两天他要再请个帮手,虽然年纪还轻,可长期低着头穿棕床,他的肩、颈都不是很好,“这已经是职业病了,没办法”。可找帮手也不容易,以前和他一起穿棕床的人大都改了行,年轻人又都不愿学,“太辛苦,赚钱又不多,现在谁还愿意学啊”。

事实上,像周小弟这样一年穿百来张床,差不多有五六万元的年收入。原本他的妻子也在店里帮忙,现在去开旅馆了。“这个行当也就是能养活自己而已。”他有些无奈地说,以后他不穿棕床了,估计金华再也没人开这样的店了。

长寿面拉出1人高

俞根荣 56岁 罗埠镇下罗埠村

俞根荣有做长寿面的手艺,这在金西片都是出了名的。谁家生小孩、要做寿或者有什么喜事,都会跑来找他订面。俞根荣说,他做面30多年,就是喜欢这行当,还是会坚持下去。

只要天气好的日子,俞根荣都会在院子里拉起长寿面。这可是门手艺活,一般人拉着会断,可面在他手里,就像变魔术一样,总能拉成细细长长的一条。俞师傅说,他的长寿面里加过菜油,这样吃起来会更爽滑劲道。碰到要做面的日子,他凌晨两点不到就要起床,一天要拉上50斤的面。

“干这个活不但辛苦,而且还有一定的难度,是一项精细的技术活。”俞根荣说,和面时,如何控制水和盐的比例,根据天气、温度、风速的不同,这个比例都不一样,只有控制好了这点,拉出的面才能又细又长。然后开始拉面,刚开始拉并没有那么长,差不多就半米,用两根木棒一上一下挂在特制的架子上,过段时间再换更高的架子,继续拉长,这样才能保证拉出来的面粗细均匀。等面差不多有1人高时,将它放在太阳底下晒干,盘成圈状,就可以出售了。

俞根荣之前收了好几个徒弟,最后都没能学成。他说,年轻人静不下心来学这个,他也能理解,毕竟现在做什么都用机器了,谁还在乎这样手工的玩意呢。

竹编手艺子承父业

陈土泉 59岁 罗埠镇罗陈路

在寻找竹编手艺的师傅时,巧遇了陈土泉。他说,自己是做篾最早的人,14岁子承父业就可以做了,现在生意还可以,一天到晚几乎没空闲。

在陈土泉的一楼家里,刚做好的篾筛子、篾畚箕、篾席摆放在一边,他说,这些都是别人预定的。现在城市里,要买这些东西还真不容易,有些人都到农村来买。“这些是最土的竹编制品,绿色环保。”陈土泉说。

他从小就和父亲学这手艺,那时候家里穷,他没读多少书就开始做篾。说到自己最擅长什么,他去楼上拿了一对篾火盆下来,他说,农村嫁女儿的时候,都需要这个。记者看了看,这对篾火盆做工精美,旁边还编出了花纹,看上去挺喜庆的。陈土泉说,图案越精致,编起来就越难。

一般一张1.8米的篾席,陈土泉要做五六天,售价600元。他说,这和工厂做的篾席不能比,价格要贵一些,可这睡着舒服,是最天然的材料。

“篾这个东西还有个好处,破了能补,经久耐用。”陈土泉举起自己给村民补的几个篾畚箕说,“这手艺要靠眼、手,估计再过20年,就没人会做了。

记者手记

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我国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文化艺术精髓的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外交流的增多,对传统工艺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就在大家对传统手工艺重新认识的时候,却发现,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面临断档。很多非遗的传统手艺人都呼吁:谁来继承濒临失传的传统手艺?

有调查显示,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招生中,动漫、游戏类专业几乎是每校必有,而传统手工艺项目几乎没有。有人说,传统手工行业薪酬不高。也许刚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待遇很一般,但工作几十年以上的传统工艺大师,其薪酬堪比金领。年轻人是否能够克服浮躁心理,潜心在这一行业工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以前,传统工艺技术靠“师徒传承”方式一代代延续下来,但为了不让这些手艺失传,传统工艺技术人才的批量式培养很关键。

记者曾与“金华第一剪”美誉的艺术家王风老师的女儿王爱民进行交谈。她说,自己传承了父亲的手艺,前些年剪纸艺术处于一种前途渺茫状况,她也曾感到迷茫,现在剪纸被列入了非遗名录,这几年学剪纸的孩子开始多起来,让她看到了一些希望。

或许民间手艺就应该进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能够接触、认识,进而了解和喜爱。传统手艺的春天在民间,传统手艺的根在民间,民间手艺的生命也在民间,要保护并将这些传统的东西传承下来,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微调查

传统手艺让人爱“恨”交织

木桶、铁桶不如塑料桶;绣女半个月熬夜刺绣,不及机器半小时;木匠一天都做不好的木门,工厂里几分钟就压好了。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机械生产代替了许多延续千年的传统工艺。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手艺人还受尊敬吗?他们的手工制品还有人喜爱吗?上周末,记者就此对市区和乡间100名居民作了一个调查,调查的结果让人颇为尴尬。

手工制品

还是有不少人喜欢

对手艺人手工制作的产品,84%的被访者称“喜欢”,他们认为一些手工制品制作精良,实用环保,还富有文化底蕴。

被访者邹女士说,有些东西机器可以替代,但有些东西还是手工做得好。比如长寿面,机器就做不起来,而且现在很多人办喜事、过生日就少不了它,会千方百计到乡下去购买。因为这里面有我们最朴素的习俗和传统文化。

但也有少数人(16%)选了“不喜欢”,理由是大部分手工产品已经有机械生产的替代品,而且质量只会更好。像凉席,机器生产的席子非常光滑、平整,还不易折断。

手艺虽好

却无人愿让孩子学

对民间传统手艺人,九成被访者认为值得尊敬,然而当问及“如果有师傅愿意教授,你是否愿意让孩子去学手艺”的问题时,竟然所有被访者都称“不愿意”。

孩子正在念大学的被访者童师傅说,除了一些有较大艺术价值的,大部分传统手艺迟早会被淘汰,所以孩子还是应该掌握现代科技比较好。

被访者方先生是个木匠,以前走街串巷帮东家干活,现在主要在城里帮人装潢。他说,学手艺就是做体力活,地位低,还很辛苦,他可不希望孩子走他的老路,无论如何也要做一个靠知识靠文化吃饭的人。

保护传统手艺

你有何见解

那该如何保护传统手艺呢?48%的被访者认为,国家应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在学校里开设相关课程或专业,培养后继人才;42%的被访者认为,应提高民间手艺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保障;38%的被访者则表示,要推陈出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其实用性;还有34%被访者认为,对一些传统手工产品,要加大推广宣传力度。

为什么现在手艺的传承人大多是老人?年轻人不愿意去学手艺吗?

原文在这里木匠、铁匠、篾匠、花(雕刻)匠、陶工、厨子…… 曾几何时,我们生活的周围,生活着许多手艺人,他们与我们几乎密不可分,因为我们每日触碰到的东西,不管是手中的碗筷,还是身下的床椅,大多出自他们之手。 只是在科技与机械替代了大部分传统手艺的今日,一方面有些传统手艺人渐行渐远,差不多快埋进了我们的记忆里;另一方面,将一些传统技艺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正对如东阳木雕、金华酥饼等一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保护,并欲列为产业发展。现状:单打独斗的坚守者 弹了30多年棉花的弹棉花匠、做了40多年木桶的箍桶匠、编了近50年竹编的篾匠……在婺城区罗埠镇静谧的老街上,传奇般地存在着一批在城里早已难觅踪影的手艺人。 然而,这些手艺人像老评书故事里那种师徒成的场景已不再了。 俞根荣的长寿面店,在罗埠颇为有名,但也是仅有的一家。他做长寿面已经30多年,这些年里,他先后收过几名徒弟,也尝试着用心去带徒弟,但这些徒弟或因太难学或因太辛苦,纷纷离他而去。 篾匠陈土泉12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做竹编,一晃47年过去了。他带过的徒弟有六七个。他说,这些徒弟如今没有一个在做篾匠,做生意的做生意、打工的打工,早都改行了。 除长寿面、竹编手艺人外,罗埠老街上其他传统手艺人也都面临着技艺传承的困境。做了40多年木桶的箍桶匠何益松,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加上生意清淡,已经很少拿起斧头。记者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茶馆看人家打牌,默而不语。 由于缺少继承人,罗埠镇上的手艺人体正越来越小,场也逐渐萎缩。从前一些有名的手工制品店甚至已经消失。据老人说,罗埠老街上曾有一个做麦芽糖的中年人,现在已难觅他的踪迹。 探因:场萎缩后继乏人 俗话说,家有良田千顷,不如手艺在身。曾经吃香的手艺,如今为何没人搭理? 其实正如俞根荣和陈土泉说的那样,一些看起来简单的传统手艺,工艺非常复杂,学起来费时费力,3年都未必学得会。追求快速高效的年轻人自然不会喜爱。 家传,曾经也是传统手艺传承的重要形式,但这种方式现在越来越少了。因为地位较低、收入不高,很多手艺人都不愿让子女继承自己的衣钵。 除了后继乏人,场前景不被看好也是传统手艺陷入传承困境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业的飞速发展,各种手工制品都被机械产品代替了,因为生意不好,很多手艺人不得不转行。 面对发展与传承的困境,缘何一些传统手艺人还在苦苦坚守?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部分人特别是步入花甲之年的老人,转行已难,迫于生计,不得不继续自己的手艺;还有一部分人,老有所依,因为对自己的手艺充满感情,将它作为一种乐趣延续下去,比如罗埠镇上有个篾匠,从城里退休之后又回到老家重拾手艺。 而更多的手艺人则介于这两种人之间,他们既想保护、传承自己的技艺,又想赚到钱、谋求更大发展。他们面对发展与传承之间的矛盾进退两难。如弹棉花匠董文斌,因为口碑好,近年来生意不错,仅靠夫妻俩已经忙不过来,想扩大规模但又无人可以帮忙。 另外,整个社会对传统手艺人体缺少关注和缺乏必要的保护手段,也是传统手艺失传困境的一个因素。 出路:作为传统文化来保护 时间推移,社会发展,加上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很多传统手艺的地位也跟着发生变化,特别是一些不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手工艺,将面临着被淘汰的严峻形势。 然而,传统手艺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技艺,蕴涵独特的文化艺术,是民族文明史的一部分,更是先祖们勤劳、智慧的体现,后人有必要做好保护,尽可能不让它们失传。 与机器生产相比,手工制品因其采用人力多、加工时间长而往往造价高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销路。如场上一张竹席售价只要多元,而篾匠陈土泉手工编制6天,人工费就达六七百元。 所以,传统手艺的发扬光大,需要“变”,即尽可能利用现代工具,提高效率。比如木匠现在都用电锯电刨,又如弹棉花匠董文斌,以前一天一人只能弹一床棉被,现在使用了电动工具,一天增加到3床。 对一些已经无法迎合场需求但又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手艺,则应注重“养”。由牵头,对一些稀有的、濒临灭绝的传统手艺和有代表性的民间传统艺人进行保护。如目前金华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设立的非遗传承教学基地。 当然,发展是最好的传承。一味强调保护,会使传统手艺与社会现实产生距离,更会导致场的萎缩。所以,有关方面帮助传统手艺人拓宽手工制品的场销路,或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他们的生存和传承状况。 酒香也怕巷子深。通过宣传推广传统手工制品,让它们广为人知。同时,引导手艺人,让传统手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尽可能发掘其场价值和文化价值,比如让某些不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手工制品重新适应人们的需要,或者干脆从实用性向观赏性转变,从而打开场。 做法:传统技艺纳入非遗项目 今年6月,金华命名人为首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跟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等项目一样,传统技艺也在其中。 像东阳木雕、金华酥饼技艺等一批传统手工技艺已经列入非遗保护的范畴,并有了代表性传承人。 一个星期前,63名民间艺人被授予金华工艺美术称。这是金华继年49人入选后,第二次集中向民间授予层面的荣誉。婺州窑陶瓷、木雕、竹编、家纺设计等传统手工艺项目中的一批高人名列其中。 近年来,在部门的搭台扶持下,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技艺东阳木雕、东阳竹编日益发展壮大,成为一个独树一帜的朝阳产业。据最新消息,即将到来的11月8日至12日,第七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将在东阳中国木雕城。该博览会创办至今,影响力与日俱增。从第三届开始,展会交易额从万元、1.45亿元、3.7亿元一路攀升至5.29亿元。东阳木雕、东阳竹编已经从传统生产工艺成功迈进文化艺术的殿堂,不仅技艺得以传承,还造就了一批工艺,这怕是早年许多手工艺人未曾想到的。 人物样本“1馒头”甜酒酿做 程跃初 67岁 罗埠镇振中街 找寻程跃初的馒头摊很容易,就在罗埠镇的老街上。他把自己的馒头店取名为“1馒头”,他说,因为家里以前做馒头的店铺门牌就是1。 程跃初从年开始做馒头,到现在已经30年。他做馒头的手艺是在以前的生产队学的,他说,用甜酒酿做馒头这是老工艺,现在这样做的人很少。 在罗埠镇的老街上,原先有4家馒头店,后来有人转了行,有人去开棋牌室,只有程跃初还在继续做馒头,他的店算是最老的一家。“馒头店的生意季节性很强,快过年的时候,每天要做10担面粉,差不多个馒头,这样要白天晚上连着做,需做一个星期。可淡季馒头几乎不出去,有一天才了6个。”程跃初说,他还有辆小三轮车,负责送馒头上门,最远的送到20多里外的蒋堂。 在程跃初的馒头铺,堆放着上百个蒸笼。程跃初说,现在人馒头都不愿多,喜欢吃新鲜,这么多蒸笼只有在接到预订或者节日的时候,才派上用场。那时候,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在外打工的儿子也会回来帮忙,“虽然是门手艺,可干这行他可不乐意,只是忙下忙而已”。手工棕床仅此一家 周小弟 43岁 金华区双溪西路 周小弟是金东区傅村人,18岁开始学做棕床,一干就是20多年。他的棕床在区也是小有名气,“因为在金华已经找不出第二家手工穿棕床的店了”。 也许你想不到,周小弟开棕床店曾经也辉煌过。他回忆说,七年前,他在区有4家棕床店,雇用了七八个工人,那时候每年穿出棕床多张。可如今,他只在区双溪西路上有一个很小的店面,平时就只有他一个人干,偶尔请个下手,一年差不多就穿张床。 “现在人都现成的床垫、床架,很少像以前一样定制了床架,然后再来定棕床。”周小弟说,事实上,棕床比床垫更透气,而且绿色环保。 周小弟说,过两天他要再请个帮手,虽然年纪还轻,可低着头穿棕床,他的肩、颈都不是很好,“这已经是职业病了,没办法”。可找帮手也不容易,以前和他一起穿棕床的人大都改了行,年轻人又都不愿学,“太辛苦,赚钱又不多,现在谁还愿意学啊”。 事实上,像周小弟这样一年穿百来张床,差不多有五六万元的年收入。原本他的妻子也在店里帮忙,现在去开旅馆了。“这个行当也就是能养活自己而已。”他有些无奈地说,以后他棕床了,估计金华再也没人开这样的店了。长寿面拉出1人高 俞根荣 56岁 罗埠镇下罗埠村 俞根荣有做长寿面的手艺,这在金西片都是出了名的。谁家生小孩、要做寿或者有什么喜事,都会跑来找他订面。俞根荣说,他做面30多年,就是喜欢这行当,还是会坚持下去。 只要天气好的日子,俞根荣都会在院子里拉起长寿面。这可是门手艺活,一般人拉着会断,可面在他手里,就像变魔术一样,总能拉成细细长长的一条。俞说,他的长寿面里加过菜油,这样吃起来会更爽滑劲道。碰到要做面的日子,他凌晨两点不到就要起床,一天要拉上50斤的面。 “干这个活不但辛苦,而且还有一定的难度,是一项精细的技术活。”俞根荣说,和面时,如何控制水和盐的比例,根据天气、温度、风速的不同,这个比例都不一样,只有控制好了这点,拉出的面才能又细又长。然后开始拉面,刚开始拉并没有那么长,差不多就半米,用两根木棒一上一下挂在特制的架子上,过段时间再换更高的架子,继续拉长,这样才能保证拉出来的面粗细均匀。等面差不多有1人高时,将它放在太阳底下晒干,盘成圈状,就可以了。 俞根荣之前收了好几个徒弟,最后都没能学成。他说,年轻人静不下心来学这个,他也能理解,毕竟现在做什么都用机器了,谁还在乎这样手工的玩意呢。竹编手艺子承父业 陈土泉 59岁 罗埠镇罗陈路 在寻找竹编手艺的时,巧遇了陈土泉。他说,自己是做篾最早的人,14岁子承父业就可以做了,现在生意还可以,一天到晚几乎没空闲。 在陈土泉的一楼家里,刚做好的篾筛子、篾畚箕、篾席摆放在一边,他说,这些都是别人预定的。现在城里,要这些东西还真不容易,有些人都到农村来。“这些是最土的竹编制品,绿色环保。”陈土泉说。 他从小就和父亲学这手艺,那时候家里穷,他没读多少书就开始做篾。说到自己最擅长什么,他去楼上拿了一对篾火盆下来,他说,农村嫁女儿的时候,都需要这个。记者看了看,这对篾火盆做工精美,旁边还编出了花纹,看上去挺喜庆的。陈土泉说,图案越精致,编起来就越难。 一般一张1.8米的篾席,陈土泉要做五六天,售价元。他说,这和工厂做的篾席不能比,价格要贵一些,可这睡着舒服,是最天然的材料。 “篾这个东西还有个好处,破了能补,经久耐用。”陈土泉举起自己给村民补的几个篾畚箕说,“这手艺要靠眼、手,估计再过20年,就没人会做了。 记者手记 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我国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文化艺术精髓的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外交流的增多,对传统工艺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就在大家对传统手工艺重新认识的时候,却发现,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面临断档。很多非遗的传统手艺人都呼吁:谁来继承濒临失传的传统手艺? 有调查显示,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招生中,动漫、游戏类专业几乎是每校必有,而传统手工艺项目几乎没有。有人说,传统手工行业薪酬不高。也许刚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待遇很一般,但工作几十年以上的传统工艺,其薪酬堪比金领。年轻人是否能够克服浮躁心理,潜心在这一行业工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以前,传统工艺技术靠“师徒传承”方式一代代延续下来,但为了不让这些手艺失传,传统工艺技术人才的批量式培养很关键。 记者曾与“金华第一剪”美誉的艺术家王风老师的女儿王爱民进行交谈。她说,自己传承了父亲的手艺,前些年剪纸艺术处于一种前途渺茫状况,她也曾感到迷茫,现在剪纸被列入了非遗名录,这几年学剪纸的孩子开始多起来,让她看到了一些希望。 或许民间手艺就应该进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人能够接触、认识,进而了解和喜爱。传统手艺的春天在民间,传统手艺的根在民间,民间手艺的生命也在民间,要保护并将这些传统的东西传承下来,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微调查 传统手艺让人爱“恨”交织 木桶、铁桶不如塑料桶;绣女半个月熬夜刺绣,不及机器半小时;木匠一天都做不好的木门,工厂里几分钟就压好了。随着现代业的发展,机械生产代替了许多延续千年的传统工艺。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手艺人还受尊敬吗?他们的手工制品还有人喜爱吗?上周末,记者就此对区和乡间名居民作了一个调查,调查的结果让人颇为尴尬。 手工制品 还是有不少人喜欢 对手艺人手工的产品,84%的被访者称“喜欢”,他们认为一些手工制品精良,实用环保,还富有文化底蕴。 被访者邹女士说,有些东西机器可以替代,但有些东西还是手工做得好。比如长寿面,机器就做不起来,而且现在很多人办喜事、过生日就少不了它,会千方百计到乡下去购。因为这里面有我们最朴素的习俗和传统文化。 但也有少数人(16%)选了“不喜欢”,理由是大部分手工产品已经有机械生产的替代品,而且质量只会更好。像凉席,机器生产的席子非常光滑、平整,还不易折断。 手艺虽好 却无人愿让孩子学 对民间传统手艺人,被访者认为值得尊敬,然而当问及“如果有愿意教授,你是否愿意让孩子去学手艺”的问题时,竟然所有被访者都称“不愿意”。 孩子正在念大学的被访者童说,除了一些有较大艺术价值的,大部分传统手艺迟早会被淘汰,所以孩子还是应该掌握现代科技比较好。 被访者方先生是个木匠,以前走街串巷帮东家干活,现在主要在城里帮人装潢。他说,学手艺就是做体力活,地位低,还很辛苦,他可不希望孩子走他的老路,无论如何也要做一个靠知识靠文化吃饭的人。 保护传统手艺 你有何见解 那该如何保护传统手艺呢?48%的被访者认为,国家应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在学校里开设相关课程或专业,培养后继人才;42%的被访者认为,应提高民间手艺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保障;38%的被访者则表示,要推陈出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其实用性;还有34%被访者认为,对一些传统手工产品,要加大推广宣传力度。

周立波是如何沦为“周自宫”的

上海民众数万人自发悼念胶州路大火的前一天,周立波在微博开始频频对网络民意发难,认为网络上“无界别、无贵贱、无高低”地发表观点,会“导致一种虚拟的无政府空间”,并称“娱乐可以,当真必惨!政府若将网络民意当真,实是一种‘自宫’行为了!”这条微博的2000多条评论大多是嘲讽与斥责。此前他还发布了“网络公厕论”。罗永浩在微博反问道:“如果不是网络,周老师这样的三流戏子,哪有机会表达他对社会和政府的愚蠢看法?”有网友评道:“政府自宫与否我不知道,周先生自己付诸行动了。”更有网友一针见血:“优伶之辈,莫要妄言!”?0?2?0?2?0?2?0?2?0?2 几千条炮轰的评论,并没有让周立波找回点理智,他除了自行删除了所谓的“自宫论”。却连续数日,仍然在微博上与网民叫板,将指责他的网民称为“非主流贱民”“孬种”“串种”等,并宣称“我爱国、爱党!如果这也算没出息,我承认!”。他的数度言论均网友嘲笑思维混乱,“其智商比他的鞋码还要低”。看到责骂者太多,周立波一度关闭微博评论了事。很多人认为周立波的言论没有过脑或“智商太低”,在我看来,恰恰相反。在微博与民众悼念胶州路大火之际,身为上海人的周立波,不为死难者道一句正义之言,却频频对网络民意大放厥词,其实是打了很多小算盘的。他的这番言论,和当年的“余含泪”在境界上有得一拼。 ?0?2?0?2?0?2?0?2?0?2 我对周立波会成“变脸客”一点不惊讶,“捣糨糊”一直是他的本色。在“笑侃三十年”中模仿模仿领导人的作派,对鸡毛蒜皮的事作些无谓调侃,这些雕虫小技之所以能爆红沪上,是因为上海人憋屈得太久。上海文化这些年苦大仇深,迫不及待地想翻身,猛然冒出一个会舌如莲花般传播网络段子的主儿,立马引来疯狂追捧,这并不难理解。滑稽戏即使改名“海派清口”,也只是土豆大蒜的命,哪知这位周小弟却摆起了鲍鱼咖啡的谱,红火没多久,就露出暴发户之态。不过是一个巧舌如簧的戏子,却总想扮成有叛逆性情的梁山好汉;不过是费尽心机搜寻些滑稽段子逗人一乐,却以为自己真成了可嘘枯吹生、清淡高论的公共知道分子。戏子终究是戏子,哪怕扮演得再惟妙惟肖,只要有根骨头撂在跟前,立马就露出“公公知道分子”的本色。 ?0?2?0?2?0?2?0?2?0?2 由于特殊的言论环境,近年来大众传媒总是对一些喜剧演员寄予热望,人们期望借助相声、小品、滑稽戏等喜剧样式的传播力,塑造一种更真实、更开放的公民意识与言论环境。这些腕儿最初因来自草根,还能保持一点喜剧演员应有的独立与批判意识,很多民众也因为那并不刻板的观念和话语,把他们视为公共知道分子。然而在一些重大公共事件上,真正需要这些明星发表观点时,他们往往退缩和躲避得最快。或者像“周自宫”这般,对权贵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在这些“公公知道分子”眼中,讽刺话语不过是他们沿街叫卖的产品,为既得利益者服务,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舞台上,他们会在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上,扮豪爽血性的异议分子,一旦有利益或权力之诱,不仅会做任何观点上的妥协,更别说在意什么民意和公共利益了。 ?0?2?0?2?0?2?0?2?0?2 可以说,对权力和利益集团的讽刺与批判,是一切喜剧的“男根”。一个喜剧演员一旦失了这个男根,笑话和段子说得再机巧逗乐,不过是活动舞台上的一个变形小丑,一个鬼脸匠人而已。可怕的是,这类信奉“妾妇之道”的“公公小丑”,往往把自己看作可呼风唤雨的精神偶像,反而把那些有抗争意识的民众当作小丑,期望把民众的批判意识引入主流话语的牢笼。他们以沉浸艺术为借口,逃避世间苦难;他们躲在喜剧那貌似傲慢的屋檐下,其实充当的只是权力的牺牲品。并不夸张地说,如今大量喜剧演员言说空洞无物,价值判断混乱,都在沦为一个个只有鬼脸而无灵魂的活动躯壳。大量的周立波在沦为“周自宫”,周立波不过比他们更迫不及待,更具代表性而已。 ?0?2?0?2?0?2?0?2?0?2 周立波之所以会这么快显露其“公公”本色,还在于他混淆了公共生活和公共舞台、“粉丝”与民众的差别。他在舞台上如果说上述段子,台下“粉丝”即便有不认同者,也会当笑话一听了之,因为人们抱的是娱乐与消费心态。而在微博上,他虽然面对的也是百万粉丝,两者概念却完全不同,因为这些民众多是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者。他们面对的是严肃的公共事务,在意的是明星话语的社会与政治价值,而不是它的娱乐价值。周立波的社会学和政治学常识,显然让他无法认知到,网络正在改变中国社会的政治参与方式。不同的个人和群体,正通过网络开始参与到管理社会的行动中。 ?0?2?0?2?0?2?0?2?0?2 当民众的期望与某些利益集团出现矛盾时,通过网络自由地公开自己的诉求,唤起社会理性的关注与决断,本来就是现代社会实现治理一种方式。这种网络政治参与,不仅打破了官员和精英对公共资源的垄断,也在让更多的民众开始关注与国家和社区相关的公共福祉。民众在网络上的公开交流,不仅能让他们形成自己较为稳定的政治观,对整个社会形成理性而民主的公民精神和公共意志,也有巨大作用。如今,各地政府都开始把网络民意当作一种参考,周立波却把它形容为“自宫”行为。除了用无知和愚蠢,我实在想不到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周立波的这番言论了。 ?0?2?0?2?0?2?0?2?0?2 只能说周立波“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多少“公公知道分子”就是因为这份“机关算尽”的聪明和无知,一下子被打回了“戏子”原形。原来,他们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都是一种表演。与其说他们靠表演活着,不如说他们是在靠表演讨生活。

周小弟的人物发家史

历史可以完全任人打扮,昨天是出手阔绰的体面富豪,今天变成一个擅长倒卖土地的雇凶伤人犯。

周小弟人生的两条线索并行不悖,它们是同时发生的,很难说哪条是明线,哪条是暗线。从张荣坤、黄光裕到周小弟,草根的发家史正在被一点点地拨开,从第一桶金到攀附之路,情节很雷同。个人奋斗无罪,慈善无罪,罪在没有规矩的“奋斗”。

是谁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是谁给了“乡下人”周小弟闪转腾挪的空间?必须有人出来负责,不仅仅是周小弟。

周小弟们的罪与罚,恰恰在那未被起诉的两项罪名上。 一年多之前,这个上海农村长大的商人还顶着上海慈善名人的光环;如今,他坐在犯人席上,神情里还带着一丝龙头大佬似的目空一切。

2008年12月25日,西方传统的圣诞节。

经过多次降温,上海人终于感受到了冬日的寒冷。

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第一法庭,上海商人周小弟一年多来首次出现在媒体面前,在法警押送下,他走向犯人席,表情平静冷漠。

他的打扮一如网上流传的那幅全身照片,深色西装,戴金丝边眼镜,回答问题时,操一口浓重浦东口音普通话。

身后旁听席上,周小弟家属和闻风而来的记者早已将位置占满。周小弟妻子和女儿也出现在庭审现场,各位亲属表情平静。

开庭期间,周小弟表示自己脾气不好,容易冲动,他多次强调自己耳朵不好听不清公诉人员陈述,同时对案件中诸多细节以自己“记性不好”进行推托。

一年多之前,这个上海农村长大的商人还顶着上海慈善名人的光环;如今,他坐在犯人席上,神情里还带着一丝龙头大佬似的目空一切。 周小弟1956年出生在浦东杨思镇一个普通农民的家中。家里房屋简陋,地面露着泥土。童年周小弟跑到自家鸡窝里捡鸡蛋吃了,然后告诉爹妈,“鸡今天没有下蛋”。

读书,务农,娶媳妇,25岁以前,和当时众多年轻人一样,周小弟过着一个典型农村青年的清闲而又清苦的生活。

改革开放的浪潮或许对于农村的冲击更为巨大。1982年,市场经济刚刚起步阶段,商品实行限量供应,上海的城镇居民们口袋里兜着各种各样的票证,想吃一次红烧肉或者蹄髈得积攒数月的肉票。

周小弟所在的村开始尝试集体养猪。经过一番争取,周小弟当上了牵头人,集资之下,开始了红红火火的养猪事业。周小弟后来回忆,当时养猪的数量达到了惊人的1万头,如果以这个数字而论,在当时算得上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养猪场。但是,这次合作养猪的经历似乎并不愉快,出资合伙人们不但没挣到钱,反而还赔了,一伙人于是不欢而散。

周小弟在这一次集体养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耐人寻味。养猪户们颗粒无收,自然找到周小弟算账,1982年8月,周小弟被冠以盗窃罪、诈骗罪两项罪名,由原川沙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法庭上,周小弟称自己当年是因为走私入狱)。而在两年之后,周小弟却是奇迹般地拥有了人生第一笔启动资金,10万元积蓄成为这个日后在上海政商两界如鱼得水的富豪的第一桶金。

之后,初尝万元户滋味的周小弟开始计划摆脱农村。拿着第一笔钱,周小弟开了一家销售汽车配件的店铺。80年代末到90代初,汽车行业蓬勃发展,而汽车配件的利润也可以用惊人来形容,在上海著名的威海路上,小小一间门脸的汽车配件店铺年租金可以达到百万以上。

靠着这家店面,周小弟积累了相当一笔原始资金。

1992年,周小弟注册成立新世纪创业集团(即后来上海周氏集团前身),自封董事长,这家企业此后涉及了众多领域,五花八门。

当上董事长的周小弟经营的第一门生意是开办“新世纪大酒店”,自此,上海农民周小弟当起了像模像样的酒店老板。

1993年,新世纪创业集团搞起了出租车行业,周小弟办了自己的出租车公司“新世纪出租汽车公司”。靠着这家出租车公司,周小弟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

1995年,周小弟在浦东耀华路某处开出了一家夜总会,夜总会被命名为“新世纪国际俱乐部”。到2000年停业,其间五年,这家夜总会成为了周小弟这个几乎是一夜暴发的农村青年积累人脉的重要场所。

此后,周小弟的公司继续多项发展。新世纪集团陆续开出了诚信境外就业服务有限公司、美度莎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周氏集团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公司。

和很多商人一样,周小弟极其信佛,他在自己公司里造了一个庙堂,念佛的和尚常常在办公楼里进进出出,几年来,他在这方面投入颇巨,陆陆续续,他向明炀法师捐赠120万元,向法华寺捐赠135万元,向圆明讲堂捐赠65.5万元……

周小弟说:“我做生意有三个原则:第一不与私人资本合作,第二听政府的话,第三就是求稳。”

周小弟称,他喜欢交朋友,而且是“高层次的朋友”。他曾经这样说道:“我交高层次的朋友,对我的后代也有好处,他们以后接触的人,层次也不一样,这比留钱给他们重要多了。”

实际上,他也的确交到了很多“高层次的朋友”。到了2000年,周小弟开始了与高层合作的道路。这也开辟了他在今后数年成为浦东政商两界红人的重要道路。 赚钱的同时,周小弟开始着手给自己镀金。

夜总会老板的名声毕竟不是那么好听,开办夜总会的同时,周小弟开始起了他的社会活动运作。在此后的十数年时间里,周小弟在社会上逐渐建立起了一个慈善家的美名。

1995年,周小弟向浦东新区城市建设基金会捐款200万元制作设立在南浦大桥浦东出口处的标志性城市雕塑《纽带》,另外,还向浦东新区规划委员会捐款100万元做规划基金;1998年向第九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大会捐款30万元,凭着这一捐赠,周小弟获得了国际科学与和平特别奖及贡献奖。

2000年,周小弟以25万元一亩的价格收购了浦东南汇一幅320亩土地。

2001年3月,周小弟在这幅土地上开办了上海首家由本土籍民营企业家投资的全日制民办高校——上海工商外国语大学。关于学校的投资额版本不一,周小弟的叙述中,投资额从一开始的3.5亿到后来的4.8亿,然后又水涨船高至5.3亿。

在周小弟之前,还没有上海个人介入私立高校领域,周小弟能够如此顺利分享这一块教育资源的蛋糕,其背后人脉和运作手段可想而知。

不管如何,周小弟办校算得上成绩斐然。学校当年建成,当年开学,配套齐全,设施一流,教学学科带头人从海外引进。至今为止,学校总建筑面积已经达到16万平方米,拥有6000余学生。2003年,华东六省一市大专院校展开英语比赛,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获得第一名,周小弟后来常把这一成绩挂在口头。

到办学第四年,学校就开始有了盈利。周小弟称,在他办学的第四和第五个财政年度,分别获得了2000万和3000万元的收益。

办学期间, 2001年初和2002年,周小弟分别和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上海市五官科医院合作成立了浦东分院,两家装潢豪华的分院肩并肩坐落在浦东的耀华路上,这两家医院实际上就是原来的“新世纪国际俱乐部”改建而成。

周小弟由夜总会老板,摇身一变,成了学校法人和专业医院投资人。

从新世纪创业集团成立短短10年时间里,周小弟以令人吃惊的速度迅速进入到了医疗和教育这两大政府垄断资源中,他的运作能力让人不免感到咋舌。

商业运作顺风顺水的时候,尝到甜头的周小弟更加不遗余力出现在各种慈善和公众活动场合,曝光率越来越高。

2001年3月,在著名科学家谢希德教授弥留之际,周小弟主动捐款200万元帮助她在复旦大学设立“新世纪谢希德奖学金”; 同年,周小弟又为长江三峡贫困地区捐赠30万元建立“三峡希望小学”,认养100名孤儿,并向云南省楚雄州希望小学100名贫困学生每年捐助20万元,向毛泽东家乡捐赠20万元的农用设备;

2002年8月,周小弟向上海市2010年世博会申办办公室捐款80万元,在上海大舞台资助举办大型申博文艺演出晚会;同年,其又向浦东新区慈善捐赠救助物质中心捐赠105万元、向浦东新区慈善基金办事处捐赠50万元作为慈善基金、向张德英乒乓中心捐赠50万元作为全民健身基金、向上海市侨联老归侨基金会捐赠50万元作为帮困基金,向上海国际儿童艺术节组委会捐赠200万元资助开幕式活动;

2003年非典期间,周小弟向上海浦东新区政府捐赠人民币500万元,用于购置医疗设备与药品,支援一线医务人员;

……

到2006年,周小弟已经拥有了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头衔。慈善方面,他获得了上海市红十字会颁发的人道救助爱心关怀奖;民政部所颁发的爱心捐助奖,上海市先进社会主义建设者、全国光彩事业先进个人、抗击“非典”全国先进会员、全国“十大公益之星”入围者、上海市“慈善之星”等。

自胡润编制慈善榜以来,周小弟一直位居榜单前40位,每年的“公益捐赠”在2000万元至6000万元之间。

与此同时,周小弟社会地位也日渐提高,一度顶上了民建中央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国际商会副会长的光环。

知识推荐

终极百科——分享日常生活知识百科,一起终身学习更多的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226@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6418号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Copyright 2023 www.zjk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